前言
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指婦女在40歲前卵巢功能喪失的臨床症狀,這可能由於基因因素或疾病治療(如腫瘤學或良性疾病)導致卵巢濾泡量減少。為了提高未來擁有基因子女的機會,這些婦女可選擇生育力保存技術。
卵子與胚胎的冷凍保存已成為女性生育力保存的主要技術,而卵巢組織冷凍也已被國際認可為腫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標準做法。在荷蘭,42歲以下婦女因醫療原因(如癌症)進行的卵子或胚胎冷凍保存可獲保險給付。
從2011年起,荷蘭開始為面臨因年齡增長而導致生育力下降的女性,提供卵子保存的選擇。這種被稱為「社會性凍卵」(social freezing) 的生育力保存方式,旨在幫助女性延後生育計劃。然而,這種選擇性保存屬於非醫療適應症,因此不受保險範圍的保障。
選擇社會性凍卵的女性通常年齡較大,且受教育程度較高。根據一項研究,這些女性在選擇非醫療凍卵後,平均在39.9個月後使用,返回使用率為27.4% (Balkenende et al., 2018)。這樣的數據反映了女性在面臨自然生育力衰退時,如何透過現代科技來掌握主動權並延續生育選擇權。
儘管已有研究探討癌症患者冷凍卵子/胚胎的使用率及生育成果,但多數研究樣本數較小,且追蹤時間有限,目前尚不清楚癌症患者的結果是否與因良性或非醫療適應症進行生育力保存的婦女有所不同。因此,此研究旨在評估荷蘭長期內冷凍卵子與胚胎的使用情況及相關妊娠率,並比較不同適應症之間的使用率和成功率。
研究方法
本研究為荷蘭國內一項回顧性觀察性族群研究(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涵蓋全荷蘭12家生殖中心中的10家。研究對象為因癌症、良性疾病或非醫療原因進行卵子或胚胎冷凍保存的女性。研究納入至少儲存卵子或胚胎兩年的患者,數據收集於2017年至2019年間進行,並持續追蹤至2023年。
結果
此研究共納入1,112名女性,其中62.3%(693人)因癌症選擇生育力保存,9.8%(109人)因良性疾病,27.9%(310人)則為非醫療原因。
一、年齡分布
從年齡分布來可以發現有趣的模式。癌症患者的年齡分布較為年輕,高峰集中在26歲至32歲之間,尤其在30歲達到最高點。這些女性可能面臨癌症治療對生育能力的威脅,因此在相對年輕的年齡便選擇保存卵子。而非醫療原因的女性則明顯年齡較大,主要集中在35歲至40歲之間,高峰在36歲。這反映了社會趨勢——許多女性因為職業發展、尚未找到合適伴侶或其他生活選擇,推遲生育計劃,而選擇在生物學生育力開始下降的年齡階段保存卵子。良性疾病患者人數較少,分布較為平均,沒有明顯的年齡集中趨勢,從青少年到中年都有分布。

二、適應症分布
癌症患者中,乳癌患者以壓倒性的69%比例成為最大群體,遠遠超過其他癌症類型。這個數據突顯了乳癌對年輕女性的顯著影響。淋巴瘤患者占15%,位居第二,而其他癌症類型如婦科癌症、胃腸道癌症、腦癌、肉瘤及白血病各占較小比例,大多在2-3%之間。
在良性疾病患者中,面臨POI風險的女性占了最大比例。這些女性可能因為基因或家族傾向、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症、卵巢手術或特納氏症而選擇保存生育能力。系統性疾病患者占第二位,其次是計劃進行選擇性手術的患者(包括BRCA1突變攜帶者、跨性別患者和可能需要子宮移植的患者)。
三、卵子與胚胎的使用率
卵子冷凍已逐漸取代胚胎冷凍,成為荷蘭最主要的生育保存方式,特別是在2012–2016 年之間,卵子冷凍的療程數大幅增加,並在 2016 年達到最高峰 。

而在所有返回進行生育治療的女性中,63.6%選擇使用冷凍卵子,33.1%使用冷凍胚胎。約12.3%女性在五年內返回使用,約四分之一(25.5%) 會在十年內回來使用,而這一比例在不同適應症族群間並無顯著差異。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等這麼久。因為良性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而行生育保存的女性,通常會更早嘗試懷孕,她們的中位回訪時間是 23 個月(不到 2 年),相比之下,因腫瘤或社會因素(如延遲生育)選擇冷凍的女性,則往往等待更長時間,通常 6 年之後才開始回來使用。
四、懷孕與活產成功率
那麼,這些冷凍卵子和胚胎最後的結果如何呢?研究顯示,在所有進行胚胎移植的案例中, 19.8%達臨床懷孕,16.3%成功活產。平均而言,每位患者接受兩次胚胎移植,最終 累積活產率為 34.6%。在不同族群中,因良性適應症而保存生育能力的女性成功率最高,她們每次胚胎移植的活產率為 23.3%,而腫瘤患者則稍低,僅 14.8%。這可能與癌症治療對生殖能力的影響有關,使得這些女性即使回來使用生殖材料,仍然面臨較多挑戰。
五、冷凍卵子 vs. 冷凍胚胎:誰的效果更好?
過去,許多人認為冷凍胚胎的成功率應該比冷凍卵子高,畢竟胚胎已經受精,生存機率較高。但這項研究發現,兩者的最終結果其實幾乎相同,冷凍卵子的活產率為33.9%,冷凍胚胎的活產率為34.6%。
這個結果非常有趣,因為它顯示了卵子冷凍技術的進步。以往,由於卵子含有較多水分,冷凍時容易形成冰晶,影響細胞存活率,但隨著玻璃化冷凍技術的發展,卵子冷凍後的存活率已大幅提升,使其成為與胚胎冷凍同樣有效的生育保存選擇。
討論
本研究藉由提供荷蘭女性的生育力保存數據,也幫助我們理解現代女性選擇生育保存的趨勢正在改變:
- 越來越多女性選擇冷凍卵子,而非胚胎:因其較胚胎冷凍提供更大靈活性,特別適合未確定伴侶或希望延遲生育的女性,這也反映了現代女性對於自主生育決策的重視。
- 雖然許多女性冷凍了生殖材料,但真正回來使用的比例並不高:5年內僅12.3%女性回訪,顯示許多女性仍在考慮或等待合適的時機。值得注意的是,因良性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而行生育保存的女性,通常會更早嘗試懷孕。這背後的原因可能很簡單:對於良性疾病的女性來說,她們的生育功能通常沒有受到永久損害,而她們冷凍生殖材料的目的,通常只是為了短期內的治療考量,因此更快地使用。而腫瘤患者則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來恢復健康,而選擇社會性冷凍卵子的女性則可能還在等待合適的時機。
- 生育成功率可觀:在所有使用冷凍生殖材料的女性中,累積活產率為34.6%。
- 良性疾病族群的懷孕成功率最高: 因良性適應症而保存生育能力的女性每次胚胎移植的活產率為 23.3%。長期追蹤後,幾乎有 2/3 以上能成功生育。
- 冷凍卵子的成功率已經與冷凍胚胎相當: 打破了過去「冷凍胚胎比較有效」的觀念,這顯示技術的進步,讓女性有更多選擇的空間。
總結
這項研究提供了全國性的大型數據,顯示冷凍卵子與冷凍胚胎的成效相當,並且四分之一的女性會在 10 年內回來使用她們的生殖細胞。冷凍卵子提供更多生育自主權,因此值得優先考慮。這些數據不僅能幫助臨床醫師提供更準確的建議,也能支持未來的政策制定與生育保存決策工具的開發。
ter Welle-Butalid ME, Derhaag JG, van Bree BE, et al. Outcomes of female fertility preservation with cryopreservation of oocytes or embryos in the Netherland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Hum Reprod. 2024;39(12):2693-2701. doi:10.1093/humrep/deae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