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痛不處理,未來恐引發其他慢性痛!陽明大學與台北榮民總醫院研究團隊發現,中、重度原發性經痛若長期不治療、止痛,恐導致大腦結構改變,引發纖維肌痛症(公主病)、腸躁症、偏頭痛等,建議女性經痛時不要忍耐,應尋求醫療協助。
北榮醫研部主治醫師、陽明腦科學研究所教授謝仁俊說,原發性痛經(Primary Dysmenorrhea,PDM)是指沒有器官性骨盆腔問題的經痛,是女性最常見的婦科問題,全球約3/4女性受此困擾,在疼痛醫學與疼痛科學的領域中被歸類為慢性疼痛。
謝仁俊說,PDM的真正機轉不詳,但普遍認為是子宮內的發炎因子、子宮肌攣縮與血管收縮的共同作用所致。榮陽團隊歷經十多年、透過約200名20至30歲,平均原發性經痛9年的女性進行影像、抽血與疼痛量表測量發現,對比無經痛女性,有原發性痛經女性,腦部有如透明中膈腔變異、小腦延髓池寬大或下矢狀竇擴大的正常變異,是無原發性痛經的女性的5到6倍。
此外,原發性經痛發作時腦中灰白質也會結構性增減,經年累月發生經痛,就會造成大腦灰質體積變化。謝仁俊說,此即可能造成疼痛調控功能改變。再分析基因,發現台灣有原發性經痛女性帶有更多Met等位基因,研判帶此基因的女性發生痛經的風險更高。
謝仁俊表示,據此研究發現判斷,長期忽略經痛,可能造成大腦結構改變,可能與纖維肌痛症、腸躁症、偏頭痛等不明慢性痛有關,建議經痛時積極治療止痛,可避免大腦結構改變,應能預防後續可能出現的不明慢性痛。
北榮婦女醫學部主任趙湘台表示,原發性痛經就是指找不到元兇的經痛,痛經到無法工作、上學就是嚴重痛經,台灣每6個女生中就有1人;北榮副院長何善台則說,疼痛只要達需要藥物治療的4分就要積極尋求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