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類拔萃的精蟲若能被找出,就有機會提高人工生殖受孕率。目前精蟲品質判斷仰賴顯微鏡觀察,但肉眼找出的精子未必真的優秀,與卵子進行結合仍有三成左右的失敗率,多年來未能突破。捷克查爾斯(Charles)大學今年發表一備受矚目的細胞實驗,藉由測量精蟲表面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動態來判定精蟲品質,備受各界矚目。
台北醫學大學今日舉辦「2018女性健康最新發展國際研討會」,其中談及少子化與如何提高受孕率議題。衛福部雙和醫院婦產部生殖醫學科主治醫師陳芊彣指出,精蟲品質與受孕率有關,目前判斷精蟲品質的方法是由檢驗者人為觀察,透過顯微鏡觀測精蟲活動力、外觀型態與數量,但活動力與外觀型態的人為判斷未必精準,使得當前把看似品質優良的精蟲找出、並與卵子進行體外授精,或是施行單一精蟲顯微注射術(ICSI),仍無法百分百保證能結合,約有三成左右的失敗率,只能不斷重複取卵受精行為,盼有幸讓對的精卵相遇。
陳芊彣說,參與研討會的捷克查爾斯(Charles)大學研發的分子診斷方法備受矚目,該校動物科學系研究團隊發現,每個精蟲細胞膜上都有CD46、Integrins兩種蛋白質,在精卵結合之際,這兩種蛋白質會改變在細胞膜上的分布型態,研究團隊推測,這兩種蛋白質與精蟲的受精能力有關,盼將來據此找出受精能力較高的精蟲,提高人工生殖受孕率。
陳芊彣提到,研討會中也討論到,約有1/4的不孕男性是受基因影響生殖能力,雖可經由人工生殖得到下一代,但人工生殖會讓某些沒有辦法自然受孕的基因傳承到下一代,若越來越多人藉此生子,未來下一代恐有更多男性帶有不孕基因。
導致不孕的可能原因很多,陳芊彣提醒,肥胖、吸菸、熬夜、壓力大、暴露於塑化劑等,自由基會直接攻擊精子DNA上的鍵結、造成突變,另外,國內騎單車風氣盛行,但時間過長有可能阻礙陰囊血液循環、影響生殖能力,因此適度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