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植入前染色體篩檢(Preimplantation-genetic-testing for aneuploidies (PGTA)近年已大幅在臨床上使用來選擇整倍體囊胚。多年來,基因檢測分析技術已經發展非常完 善,但是囊胚切片(Blastocyst biopsy)技術並沒有受到同樣的重視。目前在文獻中有兩種 已發表的方法來執行囊胚切片,每家生殖中心實驗室大致已此兩種主要方式來做調整。
第一種方式 在胚胎分裂期(Day 3)時用人工助孵方式在透明帶開個洞,然後繼續培養到囊胚期(Day 5)時
滋養層細胞(TE cell;Trophectoderm cells)會從這個洞孵出來,再執行囊胚切片。
第二種方式 胚胎培養到囊胚期(Day 5)時,選擇在內細胞團(ICM;Inner cell mass)相對方向的透明 帶做人工助孵,滋養層細胞(TE cell;Trophectoderm cells)會從這個洞孵出來,再執行 囊胚切片。
在這項研究中,作者旨在比較這兩種不同時間點做人工助孵後再進行囊胚切片的臨床結 果差異,最後有 7384 顆囊胚進行切片,並有 1670 例冷凍胚胎植入療程。結果可以發現用第 二種方式進行囊胚切片,在每個療程可以進行囊胚切片的總數、解凍存活率、臨床懷孕率和 著床率,都比第一種方式來得高且有達到統計學上顯著差異。
作者認為在胚胎分裂期(Day 3)時用人工助孵會造成以下影響
延長離開培養箱進行體外操作的時間,可能會在培養過程中對胚胎造成壓力。
增加內細胞團(ICM;Inner cell mass)孵出的風險。
透明帶的人工助孵造成的穿孔使胚胎產生不利影響(例如:透明帶變薄和囊胚漲大時異常、增加感染風險、誘發胚胎的免疫作用、在培養液中代謝過程發生了變化以及卵裂球(blastomere)遺失。
變更操作流程到囊胚期(Day5)才執行人工助孵,從臨床結果來看都有明顯改善;此外, 另外一個改善臨床結果的原因作者認為是在囊胚切片之後,一併去除了約四分之一的透明帶 後才進行冷凍。科學家 Vajta et al.在 2010 年發表一篇研究,討論進行人工助孵後所留下的洞口其實對後續囊胚要完全脫離進行著床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容易讓囊胚擠成像數字”8”的形狀,也有其他科學家在 2016 年用 blastocyst outgrowth assay 發現完全去除透明帶可以改善囊胚附著和在體外滋長的時間。但是作者認為完全剔除透明帶會讓囊胚失去保 護更加脆弱,不禁容易遭受機械式操作傷害,也容易黏在玻璃試管或培養專用盤上,所以僅去除四分之一的透明帶;這樣使囊胚不易遭受傷害,也可以使囊胚在脫離透明帶時不用耗盡 過多能量,同時也降低了同卵雙胞胎(MZT)的機率。 本篇研究仍有些不足之處。首先這是回溯型研究,且已剔除了卵巢功能反應不佳的患者,
兩種不同時間進行人工助孵的案例數雖然相近,但囊括案例的不孕原因診斷並沒有控制到完 全相同,仍需要在未來進行更多研究。
(文章出處:Trophectoderm biopsy protocols can affect clinical outcomes: time to focus on
the blastocyst Biopsy technique.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Vol. 113, No. 5, May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