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到2014止,每年人工生殖治療週期數在英國約上升20%;在美國約上升27%,其中約有2/3的治療案例會用到顯微注射(ICSI)。
卵子經由手術取出後,外圍會被卵丘細胞所包圍〈如下圖a〉。卵丘細胞是由卵子細胞周圍的細胞組成,這些細胞彼此協調的相互作用可以讓卵子細胞在排卵前達到成熟,也可通過刺激基因表現和減少氧化壓力來改善卵子細胞的細胞質成熟和代謝。另一方面,卵丘細胞卻會阻塞顯微注射針且干擾顯微注射時的視線,因此在執行ICSI 前必須將卵丘細胞剔除〈如下圖b〉。
早期的研究報告發現,為了達到卵子細胞核和細胞質的最佳成熟度,建議在取卵手術後到進行ICSI 之前,延長卵子細胞暴露在卵丘細胞的時間。不少研究建議取卵手術後放置超過2小時後再進行剔除卵丘細胞,可以達到最優化ICSI的結果;但仍有其他研究指出,剔除卵丘細胞的時間對ICSI週期臨床結果沒有影響。為了更好地提供相關訊息給人工生殖實驗室,本研究在控制相關重要影響因子下,試圖研究取出卵子細胞到剔除卵丘細胞之間的時間間隔對ICSI週期臨床結果的影響。
本篇研究來自倫敦某家醫院,研究時間是在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期間,一共收集了2051個施術案例,女性平均年齡在35歲,但約有62%的人年齡都在35歲以上。結果發現從取卵手術到剔除卵丘細胞的時間只要在5小時以內,不論剔除時間早晚對後續臨床結果都沒有顯著性的差異〈如下圖所示〉。
再將所有案例分成兩個組別:
1.提早剔除組─從取卵手術到剔除卵丘細胞最多不超過一小時59分。
2. 延遲剔除組─從取卵手術到剔除卵丘細胞最少兩小時最多不超過5小時。
兩個組別資料如下表,病人特徵方面無論是在女性平均年齡、精蟲狀態、治療療程狀況、施打藥物的劑量…等都沒有顯著差異。
臨床結果的部分,除了平均剔除卵丘細胞的時間達到統計學上的差異外,其餘在取卵顆數、受精率、可進行植入的週期數、冷凍胚胎顆數、懷孕率、著床率、活產率都沒有達到統計學上的差異。
作者進一步在將提早剔除組再細分成
1.立刻剔除組─從取卵手術到剔除卵丘細胞最多不超過30分。
2.較早剔除組─從取卵手術到剔除卵丘細胞介於31-119分。
臨床結果的部分,同樣是除了平均剔除卵丘細胞的時間達到統計學上的差異外,其餘在取卵顆數、受精率、可進行植入的週期數、冷凍胚胎顆數、懷孕率、著床率、活產率都沒有達到統計學上的差異。
截至目前為止,這是一份非常大型研究來證實非捐贈者的卵子從取卵到剔除卵丘細胞時間的不同對後續顯微注射的影響。從取卵到剔除卵丘細胞時間小於2個小時和介於2-5小時之間兩組相比在受精率、植入率和懷孕率的臨床結果是相似的;甚至是提早到小於30分鐘剔蛋也並未影響顯微注射的臨床結果,以上結果和較早之前已經發表的小型研究結果相同。
在2016年也發表過一份大型的研究報告,Bárcena的研究團隊蒐集了將進4000個顯微注射的案例,使用平均年紀約27歲的捐贈者卵子,大部分是使用冷凍精蟲來進行顯微注射且於分裂期就安排植入,也同樣獲得相似的結果。以上研究都指出不論女性年齡或者是何種不孕的原因,單就從取卵到剔除卵丘細胞時間並不會顯著地影響顯微注射的結果。
但是之前的研究為何都偏向從取卵到剔除卵丘細胞時間大於2個小時的臨床結果會較佳呢?回溯之前的研究報告發現,大部分是比較小樣本的研究且是用人工在記錄時間,而且對於重要的影響因子並沒有多加說明。(本篇作者使用RIWitnessTM,Research Instruments,Falmouth, Cornwall, UK)。不過仍要注意的是本篇研究是屬於回溯性研究,所以不能排除由於未包括在分析中的影響因子引起的偏差的可能性;此外本篇結果也並未評估從取卵到剔除卵丘細胞時間若大於5個小時是否會對顯微注射結果造成影響。早期有研究報告指出即使從取卵到剔除卵丘細胞時間延遲到6個小時對於顯微注射的結果仍是正面的影響;但若一直拖延至11小時或更晚則對後續結果產生不利的影響。
從以上結果可以發現受精時間點〈insemination window 〉比起之前的研究建議來得更加寬鬆,進而在安排操作顯微注射的時間點上更加有彈性,可提高實驗室調度效率也有助於降低顯微注射週期的總體成本。
總結本篇結果,從取卵到剔除卵丘細胞時間小於2個小時和介於2-5小時之間兩組相比,在各項臨床結果都是相似的。
(文章出處:Early oocyte denudation does not compromise ICSI cycle outcome: a large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RBM ONLINE 37 (2018) 18–24)
(圖片出處 Gametogenesis, Fertilization and Early Embryogenesis in Mammal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Goat: A Review.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8: 1115-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