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關於單一精蟲顯微注射(ICSI):克服所有男性不孕症的問題
自從1992 年發明了單一精蟲顯微注射(ICSI)後,此項技術成為各家生殖中心必備技術工具,它改善了人工生殖中男性所引起的不孕症的問題。從早期的研究報告指出不論男性精蟲多寡、活動力快慢、型態好壞,只要精蟲一息尚存還能動,使用ICSI便能達到受精,解決所有男性因為精蟲引起不孕症的問題。
後期關於單一精蟲顯微注射(ICSI):不好的精蟲帶來不好的結果
隨著研究報告不斷地發表,ICSI不如我們預期般完美解決所有男性不孕問題,雖然藉此技術可以達到人工受精的目的,但是品質差的精蟲(活動力差、數量稀少、型態異常或綜合以上三者)在之後的受精率、胚胎品質好壞、懷孕率和活產率,和一般正常精蟲比較起來是有達到統計學上的差異的。通常精蟲品質不佳的男性易伴隨著精蟲DNA受到了損傷,精蟲的基因不完整影響了之後整個人工生殖的結果,此外在2008年.2014年.2016年都有統計分析發現用DNA受損的精蟲即使之後順利懷孕也比較容易流產。
直接使用睪丸取精子替代傳統射精取得的精蟲:最新鮮的精蟲最好?
Greco et al.於2005年提出一個假說:精蟲的DNA從離開睪丸的塞特利氏細胞(sertoli cell)後就已經開始了,為了證明假說他們進行了以下實驗
I. 他們選擇精蟲被驗出有高精度DNA受損的男性,再分別使用睪丸取精和直接射精進行ICSI。
II. 評估同一個男性不同精蟲來源做ISCI後的結果。
結果發現使用睪丸取精方式獲得的精蟲DNA損傷較小且有較高的懷孕率。他們推測精蟲DNA的損傷可能來自精蟲移動到副睪的過程或者是射精的過程發生了一些變化Suganuma et al.於2005年在動物實驗上更證實了這個假說,先天造精過程異常的動物在精蟲移動到副睪的過程中,精蟲並沒有受到完整的保護,導致DNA受損和受孕能力降低;反之,造精過程正常的動物就沒有此種現象。在此份研究發表前,普遍認為不論睪丸造精過程如何,運送到副睪或之後的精蟲應該是被完整的保護且促使其更加成熟的。基於以上研究的發表,讓臨床嘗試針對先天造精過程異常的男性,直接使用睪丸取精子來做顯微注射(ICSI)取代一般的直接射精。
非無精症的病人如何決定是否睪丸取精:利用Sperm DNA damage test來篩選
Sperm DNA damage test是利用未經過處理的精蟲來檢驗精蟲DNA損傷程度,並用於評估後續懷孕率的檢查,但亦有其他學者(Li et al. (2006))指出此項檢驗只適合用於評估IVF(體外人工受精),並不是適合評估顯微注射(ICSI)。
美國生殖醫學會也指出現有的研究尚不支持精蟲DNA損傷程度和人工生殖有絕對的關係。此外Sperm DNA damage test尚未有標準檢驗方法和參考值,因此不能因為Sperm DNA damage test結果就決定睪丸取精,而是要全面性評估病人不孕的原因和接受手術後可能會有的風險。
嚴重寡精症或DNA完整性異常的病人決定睪丸取精:必須知道的手術風險和結果
儘管目前的研究顯示針對特定族群的男性睪丸取精可能會有較好的人工生殖結果,但是睪丸取精手術還是有潛在性風險的,首先,在取精手術的部分,術後無可避免的會引起睪丸出血或血腫以及短暫性的發炎,約80%的病人需約六個月的時間來讓睪丸組織的週邊血管修復,也有少部分的男性在接受手術後導致性腺功能低下、睪丸萎縮或慢性睪丸組織改變。不過近年來顯微手術的進步,降低了相關手術併發症,但仍然還不是完全零風險。其次在精蟲的部分,睪丸取出的精蟲在受精率的部分,會比直接射精的精蟲或是副睪的精蟲來的低一些,發育成胚胎後也有較高機率是非整倍體,雖然目前並沒有報告顯示產下的後代是有異常缺失的,但仍有些研究建議在植入前要進行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PGD),特別是非阻塞性無精症但卻選擇做睪丸取精的男性。
評估和治療引起嚴重男性不孕症的原因:有些治療方法可以先做
臨床在評估和治療男性不孕症時,應先找出正確的病因並搭配相對應的檢查和治療,盡量避免讓男性最後走向睪丸取精一途。男性若有感染症狀或精索靜脈區張都會容易導致精蟲DNA損傷,應該先針對這些病因加以治療,另外也有統計指出縮短禁慾時間或使用口服抗氧化劑也可以降低精蟲DNA的損傷程度。
如何篩選和諮詢非無精症的病人進入睪丸取精療程
若只是因為精蟲品質不好並非精蟲DNA有高度損傷或是前一次顯微注射的療程失敗就直接進行睪丸取精,支持這種做法的研究非常的少。目前的建議是以下兩種情形可以考慮睪丸取精
1.男性精蟲品質非常差且/或精蟲DNA有高度損傷,顯微注射後懷孕率低或者或懷孕後容易流產
2.同樣上述情況的男性,曾經有過睪丸取精且後來成功懷孕者
仍要再度呼籲實際上臨床尚未出現明確的標準來篩選非無精症的男性直接進行睪丸取精,即使從研究看來睪丸取精的確是有潛在好處,但仍需大量的研究。
(文章出處:Use of testicular sperm for ICSI in oligozoospermic couples: how far should we go? Hum Reprod 2017:32(11): 22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