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主要在探討人類絨毛性促素的次單位辨識因子「人類絨毛性促素β基因」的變異可能會造成習慣性流產。
根據MedWire News的報導:一項由歐洲的研究人員所進行的病例對照研究顯示:「人類絨毛性促素β基因」的變異可能會增加女性習慣性流產的危險性。
任職於愛沙尼亞Tartu大學的研究人員Maris Laan表示:人類絨毛性促素β次單位基因於卵子受精後囊胚形成時短時間內表現,對於胚胎著床非常重要。
他們探討184名習慣性流產的愛沙尼亞以及芬蘭女性的人類絨毛性促素β的重複基因CGB5及 CGB8,並與另194名具生育力的女性做比較。
兩組女性比較同樣位在內含子2的 CGB5及CGB8的兩個單核𢜟酸多態性次要基因上的抗習慣性流產的次要基因結果,勝算比分別為 0.53及0.15。
在位於次要基因CGB5的四個基因啟動子的變異也觀察到類似的效應,勝算比的範圍由0.54~0.58。帶有六個單核𢜟酸多型性次要基因者與一般野生行帶原者相較之下流產率降低約1.7倍。
一種位於CGB8啟動元件的罕見突變只有在習慣性流產的病人身上偵測到。 再者,三種相當罕見的非同義變異替代物質也只有在習慣性流產的一組女性身上偵測到,意味著可能會導致流產率上升。
研究者表示:這項研究發現將可以利用於改善習慣性流產病人的早期及預防性流產的治療。
本研究全文刊載於:Sourc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08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